(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華聲在線2月13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可心 通訊員 解紫薇 左卓林)2月12日,湘江文涇灘航道,一艘航行困難的礦石船在“公益助航”拖輪幫助下,安全通過文涇灘。從去年12月28日至今年2月12日,文涇灘航道共開行“公益助航”船舶361艘次,全力確保水路運輸安全暢通。
2月12日8時,文涇灘航道水深為2.8米,航寬為90米,受持續(xù)降雨影響水位有所回升,但較往年同期超4.5米水深情況有較大差距,往來船舶航行依舊存在困難。
去年夏秋,全省持續(xù)高溫干旱少雨,湘江長沙樞紐下游航道水位持續(xù)下降,出現(xiàn)“汛期反枯”的異?,F(xiàn)象??菟冢臎転┳鳛橄娼降揽刂菩詼\灘,通航尺度大幅減小,其有效通航等級從設(shè)計的2000噸級下降到500噸級以下,航道通航能力大幅下降,極易發(fā)生船舶擱淺等事故,嚴重影響省內(nèi)電煤、糧食等重點民生物資運輸。
“湘江航道是運輸生命線,文涇灘航道船舶每擱淺堵航1天,湘鋼每天預(yù)估經(jīng)濟損失可達200萬至300萬元?!毕驿撓娼臎転┐爸椒?wù)中心負責人介紹,實施“公益助航”后,不僅大大降低重載船舶在文涇灘擱淺的風險,還有效提高船舶過灘速度與通航效率,為水運企業(yè)贏得時間、減少損失。
自去年12月28日起,長沙航道事務(wù)中心在文涇灘航道派出3條拖輪,24小時駐灘值守,免費對過往航行困難船舶進行助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