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wǎng)訊(記者 王嘉)每到開學季,錢學森廣場“期待”的群雕前,學生義務講解員把錢學森的故事娓娓道來,以錢學森 “學成必歸,報效祖國”的崇高境界和品質激勵學生奮發(fā)有為;每到畢業(yè)季,在“期待”的群雕前學生們宣誓立志,立下未來20年科技攻關宏愿,以書信形式封存,20年后回到母校開啟……同樣的地點,不同的人群,但大家其實都在同上一門課——思政課。
【資料圖】
學在校內小課堂行于社會大課堂
組建學生模擬政協(xié)社團,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針對社會熱點、痛點問題,撰寫模擬政協(xié)提案,推動社會問題的解決,自覺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學生模擬政協(xié)提案連續(xù) 8 年提交全國兩會,催生了惠民政策,案例入選國家統(tǒng)編教材《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
思政課不是一門課,而是一種教育方法,一種教育理念。通過思政一體化建設,西安高新第一中學讓思政課“活”了起來。校園內,讓思政課程少了長篇大論,多了故事分享;校園外,實踐體驗形式豐富、內容有趣,讓思政教育在體驗中少了空洞乏味,多了真情實感。
4月6日,陜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召開全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推進會,隨之,陜西啟動教育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
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的通知》中,明確了工作目標,充分調動各地積極性,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在省級層面打造一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型工作平臺,努力形成一套工作機制、孵化一批品牌活動、打造一批示范“金課”、產(chǎn)出一批優(yōu)質課程資源、形成一批高水平教學研究成果、提供一批高質量智庫咨政報告、培養(yǎng)一支優(yōu)秀師資隊伍,為深入推動全國大中小學開展思政課一體化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提供工作平臺、實踐經(jīng)驗、理論支撐和決策咨詢。
在全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推進會上,省委教育工委書記劉建林指出,近年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聚焦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完善思政課建設體制機制,配齊建強思政課教師隊伍,持續(xù)深化“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教師‘大練兵’”“課堂革命·陜西行動”、心理健康教育三個學段全貫通,穩(wěn)步推進全國“大思政課”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qū)陜西省試點工作,全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作成效不斷顯現(xiàn)。
怎樣上好思政課?如何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這也是全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推進會上大家共同探討的問題。
從強師資、強課堂、強課程三方面著手,西安高新第一中學努力把思政課打造成為鑄魂育人的新高地。在教育實踐中,積極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fā)展,充分挖掘思政課自身優(yōu)勢,優(yōu)化內部結構,提升內在品質,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全面提高育人價值、優(yōu)化育人目標。結合高中學生身心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從課程內到課程外,從校內到校外,從學段內到學段外等綜合層面進行了實踐探索。
家庭是學生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西安高新第一中學認識到思政教育不僅要有學校思想上的協(xié)同,還要引導家庭文化的建立,并與社會聯(lián)動,要把學校建設成為思政課建設的實踐高地,下一步,將做好家校社會橫向貫通育人,打通立德樹人實踐的“最后一公里”。
教研融合架設思政課“供應鏈”
大中小學各門思政課程宛如顆顆珍珠般散落在不同學段、不同年級和不同層次的課程體系之中,只有形成鏈條才能聚集合力、創(chuàng)造偉力。陜西師范大學作為教育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陜西省片區(qū)的牽頭單位,將進一步調動學科、專業(yè)、平臺、師資等方面的優(yōu)勢資源,不斷提升高校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發(fā)揮高校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方面對中小學的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將努力探索出一條體現(xiàn)時代要求、遵循教育規(guī)律、符合學校實際、具有陜西特色的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道路。
記者了解到,陜西師范大學加強組織統(tǒng)籌、整合一體化育人資源,充分發(fā)揮全國高校思政課“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的作用,促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發(fā)揮一體化思政課教師培養(yǎng)的優(yōu)勢,成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研究與建設中心,組建由多位高校和基礎教育思政課名師構成的骨干工作隊伍。建立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手拉手”集體備課、合作研究、教學示范、專業(yè)培訓等機制,通過深度參與“國培計劃”、深入基礎教育思政課教學一線等方式,輻射帶動各學段思政課教師隊伍協(xié)同壯大。建立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手拉手”集體備課、合作研究、教學示范、專業(yè)培訓等機制,通過深度參與“國培計劃”、深入基礎教育思政課教學一線等方式,輻射帶動各學段思政課教師隊伍協(xié)同壯大。
讓一體化育人“活起來”“實起來”。陜西師范大學通過探索建立大中小學師資培育、聽課評課、教研交流、集體備課等常態(tài)化工作機制,切實發(fā)揮高校在“大思政課”建設方面對中小學的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截至目前,已在省內外34所中小學校建立“大中小學‘大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基地”,已開展覆蓋3萬余人次的學校思政課教師線上線下集體備課活動。與28所中西部師范院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國內上百所中小學建立了橫向和縱向的交流研修機制。
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必須打好“組合拳”,練好“慢功夫”。陜西師范大學積極探索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職前職后培訓一體化的培訓形式、課程設置、評價測量等,創(chuàng)建一套“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師培養(yǎng)體系,打通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溝通協(xié)作通道,統(tǒng)籌大中小不同學段教研資源,共享共建、系統(tǒng)集成不同學段緊密銜接的教研共同體。探索打造一批“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類實踐教學基地。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進一步統(tǒng)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十分必要?!?劉建林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思想認識,增強系統(tǒng)思維,從立德樹人、鑄魂育人高度辦好思政課;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建強指導機構,推動深度融合,在全學段貫通、一體化推進上下足功夫;發(fā)揮引領范作用,注重資源整合,積極主動探索,力爭形成可推廣、有特色、重實效的陜西經(jīng)驗;系統(tǒng)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嚴把入口關,盤活存量資源,用好各級各類培訓,引導廣大思政課教師真學、真信、真用、真講,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