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成都溫江區(qū)江安河河道被貼瓷磚”引發(fā)關注。8月26日,南都記者注意到,成都市溫江區(qū)水務局回應稱,此舉為經技術經濟比較后采用的“先掛石材、后灌漿”的掛貼施工工藝,所用石材為花崗巖,為國內通用處理方式之一。堤防掛貼石材造價為95.63萬元。
涉事河道。
成都市溫江區(qū)水務局介紹,該項目施工合同價為1146.71萬元,建設目的為提升河道行洪能力、改善濱河環(huán)境質量,建設內容包括兩岸堤防整治和綠化提升改造,治理長度約1.1公里。其中,堤防掛貼石材造價為95.63萬元,占施工合同價的8.34%。
由于該段駁岸位于城區(qū),兩岸路網密集,為節(jié)約土地,故采取直立式駁岸;且該段位于河道頂沖段,水流流速較快,經技術經濟比較,采用“先掛石材、后灌漿”的掛貼施工工藝。該工藝所用石材為花崗巖,具有硬度大、耐腐蝕、抗沖刷、不易脫落等優(yōu)點,為國內通用處理方式之一。
采寫:南都記者 梁令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