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慝 tè 部首筆畫 部首:心 部外筆畫:10 總筆畫:14 五筆86:AADN 五筆98:AADN 倉頡:SRP 筆順編號(hào):11221325154544 四角號(hào)碼:71331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615D 編輯本段用法出處及含義名詞 (會(huì)意。
2、從匿,從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匿(nì),隱藏。
4、把心隱藏起來,存有邪念。
5、本義:邪惡,惡念) 同本義 [wickendness] 崇讒慝也。
6、——《爾雅》。
7、釋文:“慝,言隱匿其情以飾非。
8、” 察軍慝。
9、——《周禮·環(huán)人》。
10、注:“慝,陰奸也。
11、” 于是展氏有隱慝焉。
12、——《左傳·僖公十五年》。
13、注:“陰惡,非法所得。
14、” 日入慝作。
15、——《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16、注:“奸惡也。
17、” 匡邦國而觀其慝。
18、——《周禮·匡人》。
19、注:“奸偽之惡也。
20、” 天子端然少旁求,股肱耳目皆奸慝。
21、——唐·劉叉《雪車》 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慝,天下謂之渾沌。
22、——《史記》《五帝本紀(jì)》 又如:慝人(邪惡的人);慝作(奸惡之人乘機(jī)而起);慝偽(奸偽);慝禮(不正之禮) 災(zāi)害 [calamity] 以伏蠱慝。
23、——《國語》 惡人;壞人 [villain] 如此,則國平而民無慝矣。
24、——《管子》 陰氣 [overcast] 唯正月之朔,慝未作。
25、——《左傳》注:“慝,陰氣也。
26、”疏:“人情愛陽而惡陰,故謂陰為慝。
27、” 瘴氣蠱毒之類 [miasma] 道地慝。
28、——《周禮·土訓(xùn)》。
29、注:“地慝,若障蠱然也。
30、”司農(nóng)注:“地所生惡物害人者。
31、若虺蝮之屬。
32、” 禁諱的語言 [tabooed words] 掌道方慝,以詔辟忌,以知地俗。
33、——《周禮》。
34、鄭玄注:“方慝,四方言語所惡也。
35、” 差錯(cuò) [mistake] 有過慝之度。
36、——《國語》 慝 tè 動(dòng)詞 變更,差錯(cuò)。
37、通“忒” [change] 之死矢靡慝。
38、——《詩·鄘風(fēng)·伯舟》 豈曰不極?伊胡為慝!——《詩·大雅·瞻昂》 有過慝之度。
39、——《國語·周語下》 人用側(cè)頗辟,民用僭慝。
40、——《漢書·王嘉傳》。
41、顏師古云:“慝,惡也。
42、” 通“匿”。
43、隱藏 [hide] 隱慝良道,而不相教誨。
44、——《墨子·尚賢下》 朔而月見東方,謂之仄慝。
45、——《漢書·五行志下之下》。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duì)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