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做客專家
晚睡,作家、情感咨詢師,喜好解讀復雜情感迷局,關注女性獨立與成長,著有《晚睡談心》《幫你看清已婚男人》《你配得起更好》等作品
Q:
(資料圖片)
我和前男友戀愛十年,這十年我們發(fā)展不同步,我考了研究生,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而他沒有拿到大學畢業(yè)證,找不到工作,靠借信用卡度日,負債累累。我工作一年后,有了積蓄,為了不讓他被債務困住,就把自己的積蓄十萬塊錢全部拿出來給他還債,他打了欠條。
后來兩個人越來越疲憊,我督促他上進,升級學歷,他被我“逼”著很不情愿地學習,怨氣越來越大。后來隨著年紀增長,我比較迫切地想要進入婚姻,而現(xiàn)實條件是他負債累累,家里也沒有任何幫扶。我跟他商量,房子車子我家來出,今后孩子跟我姓,他沒有否定。但后來一次爭吵中,他歷數(shù)我強勢又充滿控制欲,甚至還把大學沒拿到畢業(yè)證怪到我頭上,他覺得是因為大學里我總是鬧小脾氣,他不得不逃課來陪我,所以掛科,以至于今天混得這么慘。我各種道歉,然后去找他家里人說和,最后卻換來兩人的分手。
分手兩年我們沒有任何聯(lián)系,只聽說他很快找了新女友。即便跟他沒有聯(lián)系,那些網(wǎng)貸逾期催債的電話還是會打到我這里來,讓我?guī)兔φ胰?。等他欠條上寫的還款日期到期,我就去起訴了他,律師給我的反饋是,他的態(tài)度非常不好,像個無賴。我覺得又憤怒又心酸,以前我一直覺得他是一個溫文爾雅的男生,現(xiàn)在變得面目全非,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法院調解的結果是讓他逐月還我錢,他滿口答應,但現(xiàn)在已過去四個月,我一分錢也沒收到,期間還會收到一些網(wǎng)貸逾期的催繳電話,讓我?guī)兔φ胰?。我陷入一種非常內(nèi)耗的境地。一方面,感覺畢竟多年感情,我不忍心再逼得他走投無路。我想要不就此打住,徹底翻篇。可另一方面,我又不甘心,憑什么他還可以開始新的感情,我不想讓他好過,打算申請強制執(zhí)行,拿回本該屬于我的錢。只要一想到此,我就在“算了吧”跟“憑什么”之間瘋狂拉扯,感覺好痛苦,想聽一下您的建議。
文靜
A:
文靜,你好!
我能理解你為什么會在“算了吧”和“憑什么”之間搖擺,兩者態(tài)度看起來截然相反,其實都是發(fā)自你的內(nèi)心。只不過“算了吧”是你的理性,“憑什么”是你的感性。
理性給你分析各種利弊,得出最佳答案:放手。感性依舊沉溺于舊日情緒,慫恿你糾纏到底:拿回錢,不要讓他好過。到底應該信賴哪一種聲音?相信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一定是理性的。理性是一種清醒的,負責任的,基于個人的社會經(jīng)驗、知識儲備、邏輯思維,以及價值需求進行推算的綜合評判。而我們的感性其實非常不可靠,它是沖動的、發(fā)散的,所要填補的只是情感上的失落和情緒上的虧欠。感性如果沒有理性來領航,將成為一種缺乏目標感的、泛濫且有害的思維。
現(xiàn)在對你來說就是這樣一個狀態(tài),你的理性想要挽救你,你的感性想要“坑”你。而你最想聽的,其實還是感性的聲音,理性拉都拉不住。習慣屈從于自己的感性,不愿意聽取理性的聲音,不僅是你處理欠款問題的方式,也是你戀愛十年一貫的態(tài)度。
談戀愛為的是什么?無非是享受感情、處理矛盾、考察人品、發(fā)展關系,基本這四點就可以概括戀愛的全過程。你看你戀愛是怎么談的,完全是“戀愛腦”的談法,只要陪我玩,在一起甜甜蜜蜜的就行,根本不考慮對方的人品如何,有沒有基本的生存能力,是不是靠得住。
讀了四年大學,他連畢業(yè)證都沒有拿到,說明他連基本的自律都沒有,對未來毫無規(guī)劃。沒有大學畢業(yè)證也能找到工作,他卻靠刷信用卡度日,負債累累,一個家里提供不了任何幫助的男人還能這樣,說明他已經(jīng)廢了,眼高手低,缺乏責任心。還把責任都推到你身上,說明他幼稚、不成熟、完全抗不了壓。
即使你已經(jīng)看出他不達標,不是合適的結婚對象,你也不是轉身離開,而是“我要努力改造他”。為了能結婚,你都卑微成什么樣子,就這樣人家還不滿意,你還要各種道歉,找他家人說和。
到最后你起訴他還錢,他耍無賴,你居然還覺得突然。他是今天才面目全非的嗎?你的“戀愛腦”直到今日還是持續(xù)發(fā)揮作用,他都已經(jīng)靠信用卡逾期、借網(wǎng)貸生活,你看見的卻還是他憑什么可以戀愛。
眼下的不甘心與氣急敗壞就來自于你在這段感情中時間成本太高,付出太多,底線太低。你繼續(xù)糾纏下去,損失會持續(xù)加劇,你在他那里得到的羞憤感也會越強烈,這會導致你更走不出過去的影響。
一個獨立的有著體面工作和收入的現(xiàn)代女性,卻死抓著這樣的一個男友不放,即使分開了,也依舊被他掌控著情緒。放下他,需要提高理性的聲音,壓抑感性的需求。
十萬塊錢不是個小數(shù)目,能要就要,要不到就放手。怕的就是你以要錢的名字,隱藏自己還在乎他的事實。離開一個人,不是物理距離上的遠離,而是這個人不會再左右我們的情緒,不會對我們的生活持續(xù)施加影響力。希望你可以真正地離開他。